社区 强市论坛
  • 逆风飞扬
    发帖IP地址:220.170.206.254
    三、雇工阶层

      工人在20年的改革开放中经历了最大的变化和分化,那种具备主人翁心态、作为“领导阶级”而被推崇的工人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无论他们受雇于谁,受雇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个阶层主要由以下成员构成:国企职工、三资企业职工、下岗职工、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三资”企业的本土化、乡镇企业的规范化以及打工仔素质的提高,共同的职业特征将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走到一起,逐步形成有机的一体,构成一股几乎是最强大的社会力量。
      这个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是:
      关注经济收入、现实生存和社会稳定胜过关心政治民主、理论理性和社会发展;痛恨政治腐败胜过痛恨极权专制;痛恨两极分化胜过痛恨机会不均;对各类社会腐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等社会现实极度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无论如何,该阶层是打击腐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经济的最主要力量之一;如果调动不起他们的力量,任何事情都是空谈。
      现分而论之。
    1、国企职工
      总地看来,在他们身上,依然残留着工人阶级的某些传统特征,但已经严重弱化;同时,他们还具备较强烈的失落感、被剥夺感和挫败感。其价值取向的一般特征是:
      首先,政治激情、社会责任感依然存在,却已严重弱化;其次,建设热情依然存在,却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第三,对各类病态社会现实痛恨却又无奈,不满却又艳羡,而且一旦有机会,又想通过、利用或占有它们来谋取便宜;第四,历史地形成了他们较强的阶层自觉意识,目前却缺乏容纳他人的心境;第五,具备接受和推进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的阶级意识,但目前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来实践。
      主体雇工阶层的这种变化另人悲伤,那种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动精神,已经受到严重挫伤。
    2、下岗职工
      对如此庞大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不能不给予高度关注
    首先,解决工作、生计问题,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谁能解决他们的这个问题,就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其次,传统体制留给他们的依赖思维(靠政府)依然存在,而以往的政治热情却几乎荡然无存:假如说他们还关心时事、关心政治,那是为了工作和生计;假如说他们还“支持”各类社会改革,那还是为了工作和生计。
      第三,政治经济地位的跌落,使他们对各类社会现实,较其他群体都存在着更为强烈的不满,并由此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
      第四,业务能力的相对低下,使他们的大部分很难跃进到更“高”的阶层中去,最具可能的走向无非两种:寻求再就业和成为个体经营者。
      第五,他们的阶级本能,却使他们天然地具备组织和联合起来的基础。
    3、三资雇工
      此类雇工较为缺乏“工人阶级”的某些传统特征,值得提及三点:
      一是劳资间的天然矛盾,会使他们具备某种抗争意识;
      二是作为现行改革的小利益既得者,他们相对比较“安分守己”;
      三是自我价值选择和追求呈现明显多元化,他们难以接受传统社会主义推崇的价值观念。
    4、民工
      乡镇企业职工和打工仔尚未形成自觉的群体意识,目前他们更多的具有农民特质,此处统称之为“民工”。
      该群体仍介乎农民和雇工之间:他们从事的是雇工工作,但尚没有明晰的雇工意识,且没有被本阶层完全接受和容纳。
    有学者指出,当代“工人阶级”的价值观出现以下变化:
      一是由集体至上、崇尚自我牺牲转向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合理兼顾;
      二是从关注抽象的政治与精神取向,转为关注具体物质与经济实惠;
      三是价值主体从较强的依赖性转向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
      四是自我对价值的追求与选择从一元转向多元。
    四、农民阶层

      只要是农村现代化没有彻底地实现、只要是现代教育没有彻底地改变整个农民队伍的知识结构,那么,数千年历史铸造的中国农民的传统特征,仍将持续占据农民价值取向的主要方面。主观地预计,从现在开始,彻底实现中国农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至少需要30年时间。
    在此期间,中国农民仍将具有以下价值取向:
      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通过土地谋求生存的基本生存特征;
      国家政治只要能够让他们平静地生存下去就足够了
      尽管当代农民已经分化为亦工亦农者、富裕农民和一般农民三个层次,但其中的任何一个层次都没有形成自觉的阶层意识;
      民主、自由等对他们太渺茫以致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只要给他们安置一个令他们满意的直接管理者就足够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现代农民在组织形式上甚至回归到自然经济时代(只是形式上的回归),使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几乎演化为纯粹上缴租税的单一形式;
      打倒那些欺压他们的流氓基层官僚,几乎是他们惟一且最强烈的政治需求。
      在当代中国,如果不充分满足农民的利益要求、不关注他们的价值取向,将不可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略,也就不能使我们的祖国获得更好地发展。如何正确、及时、恰当地引导农民,使他们自觉地组织起来:保护自身利益、打击基层流氓官僚、发展各类生产、建立基层农民自治机构,对当今中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和今后的走向,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12 23:35:14编辑过]

  • 逆风飞扬
    发帖IP地址:220.170.206.254
    五、知识阶层   当代中国的各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校大学生构成本阶层的主体。   总体而论,这个阶层智力高、受教育深、探索精神强、政治热情高、反叛意识浓,善于且勇于接受新思潮,更加关注民族、国家的存亡和发展,且常有为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该阶层难以达成相对统一的行动倾向、难有相对自觉的阶层意识、难有崇拜英雄的心灵土壤,唯其与雇工阶层和农民阶层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巨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将他们归入非独立阶层的行列。   现今中国知识阶层由于受到种种社会现实的影响:一是功利意识、浮躁心态普遍强化,政治热情、严谨作风、理性思维却普遍弱化(不能不说这是我族之悲哀);二是他们已经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三是不同年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巨大差异。简而论之: 1、功利知识分子   运用其知识谋求现实物质利益,通过正当劳动致富,乃本群体的主要行为特征;他们将使现代科技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建构现代生产方式等方面,他们的作用要远大于众多的普通业主。   功利行为的成功使他们成为本阶层的相对既得利益群体,并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类似精英业主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的是:   首先,痛恨腐败却又利用腐败,向往公平竞争,经济上成功后会产生明确的政治要求;但相对本阶层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政治热情和为信仰献身的精神普遍弱化。   其次,在行为取向上,他们将逐步从激进转变为“保守”和“温和”,从体制外抗争转变为寻求现体制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将逐步成为现体制的维护力量。   第三,天然的知识分子传统使他们仍易于接受某些现代思潮甚至某些激进论点,但不会支持那些可能破坏社会稳定的观点和行为,因为稳定是他们获得利益的前提。   该群体是促进中国发展、推进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具活力的力量之一。   当今的社会趋势使本群体的力量日渐壮大。 2、学术知识分子   主要包括:大部分循规蹈矩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   他们的知识活动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们受雇于国家,他们受历史和传统社会主义影响甚深。出于作为科学工作者的职业本能,该群体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在政府许可的框架之内,探求他们所研究领域的规律。   知识阶层的大部分都可划归此群体。其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是:痛恨腐败、不满贫富分化、渴望学术成就、参与政治的意识较强;易于接受现代思潮却不认同激进行为,既积极支持现行改革又不满利益重组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压抑、痛苦、挫败、无奈等情感可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于本群体的大部成员中。 3、激进知识分子(体制外群体之一)   激进群体虽然历来都存在于知识阶层,但在当代中国却表现的更为突出。   从总体上看,崇尚西方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并试图以此改造中国,是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大部民运分子、部分深受西方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是该群体的主体。   该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政治热情高、参与意识强、思路偏执且激烈。由于他们的观点、行为不容于现政府,便采取与执政者对抗的方式。因此,他们是一种体制外群体。   细分一下,该群体又可分为盲目激进群体和执著激进群体。 盲目激进者大多肤浅:热情有余而深度不足、冲动有余而沉稳不足、崇洋有余而自力不足、空谈有余而行动不足,易于受新思潮鼓动、易于否定本国传统和历史,但缺乏冷静深刻地理解和分析评判。他们的确难成气候,却极易转化为消沉,或者轻易放弃激进论点。不少激进理论青年可能就属此列。   执著激进者则不然,既有热情又有深度,既有理论又刻意实践,虽然借助洋人的力量却高挂救国救民的大旗。盲目激进者如果多些历练而又执著地坚持他们过去的基本观念,就会进化到这个群体中来   但无论是何种激进者,以我的观感,这个群体的成员:要么去当他们的海外移民,要么蜕化为他人他国的工具,要么终生沉浸在幻想家的乐园,最好者也只能做个“失败的英雄”。究其原因,很简单:难以成功。 4、传统知识分子(体制外群体之二)   人们通常所谓之“新左派”可以划归该群体。他们与权力阶层中的传统官僚群体大致具备类似的信念、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比后者却深刻得多。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带来的现实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强烈信仰等,是产生该群体的外在条件。   他们大都对当代中国局势抱着更激烈的批判态度,对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格格不入东西(诸如所有制变更、官员腐败、两极分化、信仰失落、道德沦丧等)痛心疾首;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情怀,痛恨资本主义制度,试图通过回归传统社会主义来摆脱中国目前的境况、寻求新一轮的发展。   由于他们的理论观点与现行政策相背离,所以,也可将此一群体划归为体制外群体。但必须指出,较激进群体而言,该群体的理论观点在中国社会更有其群众基础,他们的价值情怀更易于得到老百姓的认同;而值得深思的是:近年来,似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加入到本群体中来。   我个人观感,只要那些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持续存在,这种思潮不但肯定会持续存在,还会有所发展;而且,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的未来也许不无益处。 结语   纵观以上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及其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生存、稳定、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现实愿望;腐败堕落的流氓官僚、冥顽不化的病态业主是他们共同的首要敌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他们关心的首要目标;廉洁、高效、温暖、坚固的政治体制是他们共同的未来期望。   (二)对当代中国而言,现行改革的持续和深化,已成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难以抗拒。人们能影响的只是采取何种取向的改革政策。   (三)从当代各阶层价值取向看:大部阶层属体制内范畴,明显存在的体制外阶层只有两种知识分子群体;然而,却有不少社会群体(如:传统官僚和流氓官僚、病态业主、下岗职工等)具有潜在的体制外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当代中国的体制外力量尚不足以影响到现政府的存在和现政策的推行,尚不足以导致社会大的动乱;寻求、依靠体制内的力量来求得中国进一步的发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做法。(   2、如果不尽快克服各类病态社会现象、消灭各类病态社会群体(主要是流氓官僚和病态业主)、关照各类利益失落群体,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体制外阶层力量的壮大,过早诱发社会动乱的来临。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四)无情打击流氓官僚和病态业主、关怀扶植下岗职工,乃形势要点之所在;大力培植正统官僚、精英业主、功利和学术知识分子群体,尽快实现农民自治,乃持续发展之必需;真情感召和充分发挥雇工及农民阶层的能动精神,乃长远发展之根本。   (五)民主和自由,符合中国传统、具备中国气派的民主和自由,对目前的中国社会还不是十分现实的东西,对普通民众也不是十分迫切的东西。但是,她的基础已经萌生在中国社会的深层土壤里,它正在孕育、滋长;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她会破土而出、自然而立、茁壮而成,并把她那盛大的力量无私地贡献给祖国人民。面对这样的现实,消极地等待只能让我们更加落后于人类发展的步调,而盲目急躁的激进行为更是欲速不达。 让我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既用于表达我对民主之于中国的观感,也作为本文的结语:   “它是站在海岸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胎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刘可非

本周热门话题

本周热门标签

本周活跃用户

Copyright © 2001-2024 服务电话:13975990423(邓) 13501647232(唐)
网站运营:邵阳紫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上海派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反馈给我们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提交